本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來信告知。謝謝!
作者:曾昭雄(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喜慶節日裡的要角
在六堆客家的喜慶節日裡,香花植物類是一定不會缺席的。伯公樹有的大榕樹、老茄苳、大樟樹等,及伯公壇旁的仙丹花。客家伯公壇旁一定有仙丹花(新丁花),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家中有前一年新添的小男丁,家長就必須備新丁粄到伯公壇祭拜,並在新丁粄上插上新丁花,以示莊重之誠意。而其他敬伯公的花,也隨著季節、地區及進口園藝香花樹的演近之不同大致有玉蘭、含笑、樹蘭、桂花、白花(野薑花)、夜合、茉莉花、黃梔、等香花類及圓粄花(千日紅)、桃花、菊花、牡丹花等色花類,佈置成各種各式五顏六色的盤花。
客家香花與諺語
* 玉蘭有風香三里,桂花無風十里香。
國語:玉蘭、桂花都有香氣,但是桂花無風自香,玉蘭花要有風才香,勉勵大家要努力,做不成桂花,也要做玉蘭花。
六堆客家十香~以客家常用於祖堂、寺廟栽植或祭拜的植物統計排名。
客家五花~祖堂花胎---含笑、桂花、樹蘭、夜合、玉蘭
含笑-解說重點
含笑原產於我國南部,為木蘭科含笑花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別名含笑、含笑梅、笑梅、香蕉花。株高三至五公尺,分枝多且密,多半生長於山坡地雜林中。幼芽、嫩枝、葉柄及花苞均密生黃褐色絨毛,葉互生,長橢圓形而先端較尖,革質,上表皮無毛,葉為青帶鳳蝶類幼蟲食草。花梗短,花乳黃色,亦有粉紅色變種,花被片六枚,基部有紫斑,具獨特香蕉味。他的花瓣微微張開,好像含羞帶怯的少女,故名含笑花。花期在春季是盛花期,在臺灣多不結果。適合庭植或大形盆栽,鮮花可供婦女髮飾及包種茶香料。
桂花-解說重點
桂花原產於中國大陸、日本、喜馬拉雅山。為木犀科常綠灌木,花四季常開,以秋季為盛開期。葉為單葉,對生,卵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或細鋸齒緣,革質,葉面平滑濃綠,葉背粗糙,綠色,雌雄異株,花白色或淡黃色,香氣撲鼻,單頂叢生總狀花序頂生或腋出,花兩性亦有單性,花冠四裂,花小具清香,生於葉腋或頂端,具細弱花梗。因以秋季為盛開期,而有秋桂飄香之語,如「金桂飄香」、「吳剛伐桂」,想到桂花就覺得秋天真美,其實在台灣,它可從春天一直開到秋末呢!。花晒乾可泡茶、作香料或做個桂花露、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包你生津化痰、齒頰留香!植株可做庭園美化。
樹蘭-解說重點
樹蘭是多年生常綠小喬木,別名樹蘭花、秋蘭、暹羅花、魚子蘭、米仔蘭、碎米蘭、千里香、蘭花米、珠蘭、木珠蘭、夜蘭等。花腋生,黃色花小如米粒(粟米)。在本省花期為春夏天開花,適合於庭園、綠籬及盆栽之栽培供觀賞,樹勢強健。樹高多2~3公尺,分枝多,樹冠密茂,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15~20公分,小葉長橢圓或橢圓形,花小多數,黃色並帶有濃郁香味,形小而圓球形,其根有解熱功效;枝葉有強壯之效,茶葉熏香,能作為其它香料之用。每當看到帶有濃郁香味的樹蘭時,腦海中經常浮現出民國30~50年農村時期,客家婦女們喜作簪花裝飾並經常佩帶,如樹蘭花或鷹爪花,或是圓粄花(客語)及黃梔子花(黃枝花)等。因樹蘭花芳香馨郁是婦女們最為喜愛之花朵,並常以此香花供奉神佛以求心靈之所託,至今鄉村之年老婦女仍還有佩帶呢!
夜合-解說重點
夜合為木蘭科木蘭屬的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別名夜香木蘭、夜番木蘭、木蓮、香港玉蘭、夜合、夜合根。株高 2~4 公尺,全株光滑無毛。葉革質,互生,堅硬革質,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7~15 公分,寬約 4~6 公分,葉柄無毛,表面暗綠有光澤,葉背蒼綠色,全緣,葉脈明顯。花腋生單一,花梗向下彎垂,花近球形,乳白色,夜間極香,味似成熟鳳梨香味,夜晚時香氣更濃郁,花期夏秋季。聚合果紅色,長約 3 公分,蓇葖木質。本種花色潔白,入夜始釋放香氣,故名夜香木蘭,亦為著名香花植物。
玉蘭-解說重點
玉蘭是木本植物,別名金厚朴、木筆花,屬於木蘭科常綠喬木,葉互生,堅硬革質,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台灣栽培有黃玉蘭及白玉蘭兩種。它的清香味,令人陶醉,相當受到大家喜愛,是一種極具台灣特色之花卉。一年四季均可栽種,由於沒有特別天敵,所以不太需要噴灑農藥,算是一種環保花卉,也是一種怕寒植物,高日照、多濕的環境特別適合生長,最適宜的生長環境為23至30℃,控制得宜一年四季均可採收,初夏(五、六月份)更是採收旺季,尤其是早上日照充足,下午有場短暫大雨時更會大開。玉蘭花民間視為「吉祥樹」,象徵「金玉滿堂」。它的特性葉子為長橢圓形,葉緣微波浪狀,葉形優雅,常被用來製作葉脈書簽,花瓣乳白色或金黃色;花期春至夏季,生性強健,適合庭園美綠化或大型盆栽。
客家新五花~伯公壇---緬梔、黃梔、月橘、穗花山奈、山馬茶
緬梔-解說重點
緬梔為夾竹桃科雞蛋花屬的落葉灌木至小喬木,緬梔原產於熱帶美洲,紅花緬梔原產於墨西哥、委內瑞拉、西印度,三色緬梔為栽培種,鈍頭緬梔原產於墨西哥。別稱雞蛋花、印度素馨、鹿角樹、蕃仔花,株高約3~5公尺。花頂生,聚繖花序,花冠五裂,裂片迴旋覆瓦狀排列,具芳香,春末至夏季盛開。鈍頭緬梔夏秋季開花,緬梔花色,外部乳白,內部艷黃色。紅花緬梔、雜交緬梔,花色粉紅或濃桃紅,花瓣較長,迴旋覆瓦狀排列較不明顯。鈍頭緬梔花白色中央黃色,瓣端鈍圓。緬梔枝條極粗,柔軟多肉,落葉時,頗像鹿角。任何部位受傷都有白色乳汁流出。
黃梔-解說重點
黃梔為茜草科常綠灌木,別稱梔子花、山黃梔、黃枝花,高1-3公尺或更高;葉對生或三葉輪生,倒長卵形,葉柄有葉托,花頂生,白色或黃色,具芳香,初夏4~6月開放,一朵花約可開三到五天。果為橢圓形,黃紅色漿果。梔子花是很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花朵在盛開時即被採下晾乾裝入容器中運到茶行或香水加工廠,供燻製包種茶或提取香水之用,果實可作天然的黃色顏料或當藥材使用,花也可當花材,植株通常則當作盆栽、庭園樹或綠籬。黃梔是天然的染色劑,可染成黃色,部分客家米食如箕粽、豆干經常使用。唯受化學染劑影響,黃梔已逐漸退出市場,似乎已鮮少人保持使用的習慣。在日本黃梔花果除了可以提煉做為染料、消炎藥品外,也是六種食用色素的材料。以前人的庭院裡都會種黃梔,不只是因為花很香,也是藥用植物之一,還可以用來降血壓。老一輩的阿媽喜歡插香花,山黃梔的香氣可以提神,所以人擦香水的行為是大自然學習來的。
月橘-解說重點
月橘為芸香科月橘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別名七里香、九里香、十里香、滿山香、石松、石苓、四時橘、台灣海桐、Kazapan(排灣)。株高可達1-3公尺,樹皮灰白,老莖會有不規則縱裂紋。一回單數羽狀複葉,小葉互生,葉形倒卵形或橢圓形,花期夏到秋天,花序是繖房花序,花冠白色,五瓣,花具濃郁香氣,果為橢圓形,果尾尖,成熟紅色,可食,但風味不甚佳。摘一片葉子,透過光線看一看,有小小的透明點。像橘子、檸檬、柚子、七里香的葉子,都可以看得到。因為它們在葉子上有「油點」,因此葉子經搓揉會有香味,也是「芸香科」植物的特徵。月橘的逸事:1、原產亞洲南部,自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到澳洲。2、其材質細緻為優良之印章雕刻材。3、由於取得容易,且材質強度夠,過去常被小朋友用為”彈弓”的握把。
穗花山奈-解說重點
穗花山奈為薑科蝴蝶薑屬多年生草木,別名山奈、蝴蝶薑、蝴蝶花、薑花、薑蘭、白蝴蝶花、縮砂蔤、立芨、Bazigga'tto(排灣)、白果草。原產地印度,馬來亞群島。地下莖塊狀而具芳香,高約 1 公尺。花序頂生,密穗狀,有大型的苞片保護,花白色,具芳香,假雄蕊變成花瓣狀,孕性雄蕊 1 枚,與花柱合生。花色有白、黃、金黃、橙、桃紅、磚色等,有濃郁香味。果為 3 瓣裂的蒴果,種子紅棕色,其上有紅色假種皮。花期為夏秋季,野薑花清香的白色花朵,幽幽的在水邊,山澗、野地開花,彷彿蝴蝶翩翩的穿梭在枝稍,像極了一群聚集在野薑上翩翩起舞的白蝴蝶。善於開花的野薑花,是自然界少數不擅結果的花種,據說能夠在整排群落中找到一、二粒橘色果實,就是難能可貴。
野薑花用途野薑花其味辛、性溫,可治失眠症、袪風袪寒,為感冒著涼的發汗良藥,更是治療頭疼、跌打損傷全身痛、風濕筋骨痠痛的良方,身體虛寒者可以整株入藥,解除部分藥草的寒毒。又野薑花除了美化環境,兼可食用。將未開的花苞,加肉絲以大火快炒,即為芳香可口的佳餚。另根莖可當生薑代用品,且有濃烈香氣,可壓魚腥味和肉臊味,也可做成美味的野薑花粽。開過的野薑花,可以用來泡茶或煮湯,花心味苦宜摘除,花瓣太薄,食之無味,主要取其香氣。如:野薑花花茶、野薑花粽、野薑花香精水、野薑花香腸、野薑花洗護髮沐浴乳、野薑花羹、野薑花粉蒸肉、野薑花露、野薑花辣醬拌鮮魚、野薑花冰棒、野薑花花凍等。
山馬茶-解說重點
山馬茶為夾竹桃科馬蹄花屬是常綠落葉小灌木,別名馬蹄茶、馬茶花、南洋馬蹄茶、南洋山馬茶、台灣狗牙花,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台灣。被栽種於路旁當作籬笆是最常見的扮相,其樹皮是少見的銀灰色,橢圓形的葉子呈輪生或對生成長,光滑的葉面不見一點粗糙:山馬茶的外表小巧玲瓏又可愛,只需留意的是:它乃屬夾竹桃科植物,是有毒的。花為聚繖形花序,頂生或腋出,花冠盆形白色而冠喉呈黃色,冠筒於中央膨大,有波狀緣,徑約3公分,稍具芳香氣味,有單瓣及重瓣品種。莖葉像極了茜草科的可食植物「黃梔」,很容易辨認錯誤,如果貪吃又辨認錯誤,將會引起嘔吐、腹痛的症狀,所以要小心才是!花期為夏秋開花但結實不易,花瓣曬乾可作香片。。山馬茶株型和黃梔有些類似,兩者容易混淆。
盤花植物
過去六堆客家祖先,到廟裡祭拜或拜『伯公』時,都奉香茶及香花,來表示對神明的尊敬及一份虔誠的心,同時也很有環保觀念。目前在高雄、屏東客庄地區還有伯公壇、廟宇是用盤花來祭拜的。六堆客家從康熙時期,組成鄉勇民團保衛家園,形成所謂的六營,也就是現在的六堆,其傳統生活自然與中北部客家民族有不同的習俗,由於不同的自然環境,生活條件、歷史淵源等,所以產生了六堆客家人對環境適應與利用環境的具體表現。其中在敬神拜拜的禮俗裡,利用隨手可得的香花或顏色鮮豔的花朵,隨意組成一盤盤的花盤,供奉於神位前來表示崇敬心意,就是六堆客家所稱的盤花。雖然是隨意的組合,但過程卻不馬虎,並持之以恆的免費義務提供,這是值得身為客家後輩應該要學習的做事態度。又在時代的快速進步中,花在組合盤花的時間及精神寄託的禮佛拜神中,這種傳統的祭拜禮儀將會漸漸消失,如強化盤花的使用可做為延續客家文化的開始。
1、盤花的使用時期
過去大家經濟沒有現在的好,街頭巷尾也沒有人賣花,也沒流行用花瓶來插花;到了神明聖誕日的時候,就愛用香花、清茶、水果、紅布、金花(六堆地區才有使用)、牲禮來祭拜,在舊曆每月初一、十五時也是用清香、盤花、水果來祭拜,有些廟壇是隔天或幾天後更換新鮮盤花,所以盤花可以說是客家的特色,在祭拜儀式中是很重要的部份。至於盤花擺放的位置,大多在神位前或供桌上,擺放的數量則不一定(通常為1~5盤,但沒有4盤的記錄,可能是忌諱數字)。
2、盤花的花材
原始盤花使用的花材,在廟堂與伯公壇有些不一樣,廟堂裡供奉的花,一定要有香味,愈香愈好。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盤花基本的花材有很多種,如仙丹花(新丁花)、芙蓉、龍柏、玉蘭花、大理花、圓粄花、山馬茶、黃梔仔、夜合、含笑、樹蘭、菊花、玫瑰花、美人蕉等。以一般人家屋前屋後所種的花、樹為主,代表客家人勤儉,肯吃苦的精神,剪下來的花朵比較不會傷到花樹的本體,是很有環保觀念的。通常擺盤花的人會固定在自己家附近廟壇義務的找花材擺盤花來祭拜,代表誠敬的心意。
3、盤花的製作過程
擺盤花的花材,大多是取當季的花草,習慣性會按照花蕊的大小來擺,愈底層愈大蕊,從盤的外層向內依序擺放,越疊越高,最頂上愛擺一蕊大朵的紅花(新丁花或大理花),也有人用單一種花材來擺飾,如此,就可以變成一盤盤又圓又漂亮的盤花。盤花所使用的材料,在自己庭院、廟壇前後院或社區路樹等處都可以摘得到。通常早上一早收集花材後,依花朵大小,由盤子外層往內緊密結合在一起,最後在盤裏放些水,就可成為一盤漂亮的盤花,盤花代表客家人對神祉及伯公的敬意、虔誠,及刻苦耐勞精神。
4、盤花拜後的處理及再利用
祭拜過的盤花,從神桌上收下來後,先曬乾後也沒浪費,還有個大用途。我的調查裡有老人家講,這種拜過神明加持的花草,可以分給大家洗澡淨身來保平安。也有小孩受驚嚇到了晚上會睡不安穩,將花草泡水來洗澡淨身,就有收驚的效果。民間傳說運勢不好遇到不乾淨的東西,用花草洗過頭臉以後,身體就會舒爽。
5、盤花使用花材統計
研究調查各種花材出現的排名如下:一、色花類排名: 1.仙丹、2.芙蓉、3.薔薇、4.玫瑰、5.菊花、6.龍柏、7.側柏、8.小花黃蟬、9.軟枝黃蟬、10.朱槿、11.木槿、12.美人蕉、13.蘭花、14.向日葵、15.薑荷花、16.黃花夾竹桃、17.細葉雪茄、18.雞冠花、19.圓粄花、20.天堂鳥。其中仙丹的品系包含矮仙丹、大王仙丹、黃仙丹、粉紅仙丹等;薔薇、玫瑰、菊花、蘭花、同樣也有各種品系,美人蕉有大、小兩種品系、軟枝黃蟬則有黃色、紅色兩種品系。二、香花類排名:1.玉蘭花、2.山馬茶、3.黃梔、4.緬梔、5.樹蘭、6.夜合、7.夜香木、8.鷹爪花。緬梔的品系包含白花及紅色,山馬茶與黃梔則有單瓣、重瓣品系。
結語
盤花香花類的花材,是六堆客家廟壇或社區就有種植的,也代表著客庄祭祀拜拜用盤花的花材,大多數是由自家附近所取材,而很少是到花市購買的。祭拜時,用盤花、茶果敬奉最重要是誠心、誠意,它無論多少、無論貴重,代表的是希望神明、伯公能保佑大家事事圓滿,大吉大利。客家香花、盤花與客家人生活的微妙關係與客家人勤儉,念舊及對神址尊敬的態度,是台灣多元文化的特色之
留言列表